只要你像河流一样流动,
你就会在生活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。
每一分钟都会充满能量。
在你允许罪恶感的那一刻,
在你自由流动中停下来的那一刻,
你的生命就会产生凝块。
01 是你创造了罪恶感
在青年期以前,家庭以及社会提供给你的知识制造了罪恶感。
到了青年期之后,这些罪恶感会开始在你的心里深根,你会开始不断没有原因的替自己制造罪恶感。罪恶感变成了你心里一个永远的客人。
你家人及社会所创造的罪恶感,就像是冠冕一样从上一代不断地传递到下一代。
而你自己在你内心因为贪婪和恐惧所创造的罪恶感是最糟糕的。当你感觉罪恶感的时候,你是可以被利用的,而当你开始跟你自己交战时也是。
如果你检视你的生活,你可以发现自己如何微细的在寻找一些与自己交战的理由,以及对生活的不满意,你无法在没有冲突的状态下过生活。
你想要创造一些悲剧,因为你不断的被教导:快乐是一种罪过。
02 内疚的巨石,是内心智慧之流的阻碍
你原本被设计成像一条河流一样,自由的流动,但内疚就像水中的巨石阻碍著你。社会中总有一种声音,巧妙的将快乐等同为罪过,那就是问题所在。
如果你接受了它的影响,当一切顺利而愉快的时候,你反而会有一种潜在的内疚感。
这种声音教导你:生命是一连串的痛苦和忍耐,幸福只不过是短暂的欢愉。快乐和享受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,所以你应该为此感到内疚。
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在你快乐时候,总会“提醒”并灌输给你内疚感,并试著“帮助”你回到所谓的现实 。
例如,当您在海滩上享受,跳舞或放松时,突然间您会因为想到尚未做完的工作及责任而产生罪恶感。
罪恶感没有根据,但它可以摧毁你的整个生命。如果你能够毫无愧疚地生活,你将能履行你的责任,并享受每一刻,没有任何遗憾。
问题在于你的内心中满了不属于你的杂音。完全是你母亲、父亲、朋 友、老师、邻居的声音!所有这些声音都在那里。
如果只有一个声音,你将永远不会有任何问题,你的思想会像河流一样移动。
但是有太多的声音告诉你这么多的事情,并在你的生活中创造了内疚的巨石。
只要你像河流一样流动,你就会在生活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。每一分钟都会充满能量。
在你允许罪恶感的那一刻,在你自由流动中停下来的那一刻,你的生命就会产生凝块。
03 自己要能提升自己
一旦你意识到你是如何被内疚驱使的,你就可以开始练习从中走出来。
刚开始学习新东西时,自然会摔跤几次。练习不要产生罪恶感时也是。你必然会重新陷入贪婪和恐惧的旧模式中,然后你会突然记得,”哦! 我开始出于恐惧而做事”或是”我开始出于贪婪而做事。”然后你会重新开始。
一个小故事:一个大型寺院的和尚被派遣到一个偏远的部落地区进行服务。
突然,组织收到了很多关于这个和尚的投诉信。
在读完这些信后这个宗教领袖说:“我们派了合适的人。”
秘书不解问,”为什么这么说呢? 这么多人在抱怨他,你怎么还说他很适合?”
宗教领袖回答,”如果我们得到投诉,这意味著他已经开始工作,事情正在改变!”
当你开始做新的事情时,会经历三个阶段——第一阶段是阻力,接下来只是逃避,第三是接受。
同样地,当你开始在你的内在做任何新的事情时,你将开始成长,但这三个阶段也会在你内心发生。
第一阶段是阻力,你会觉得新的练习很难改变你。
接下来你开始逃避,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过去,你的旧有习性会抵制,它会创造各种并发症。如果你允许这些阻力增长,你就会成为自己的敌人。
克里希纳在薄伽梵歌中说: "让你自己提升自己。如果你不这样做,那么你将是你最大的敌人。" 你可以帮助自己,成为你最好的朋友,或者伤害自己,成为你最大的敌人,全在于自己。
要非常清楚,除非你允许,否则没有人会伤到你;除非你允许,否则没有人可以帮助你。不要陷入沮丧,不要内疚,不要以为你无法做到这一点。
即使在佛陀的生活中,当他要离开身体,门徒要求他传达他的终极信息时,他说道:"Atma deepo bhava" – “让你成为自己的亮光,让你自己引导自己。”
04 摆脱内疚,请完全了解它
感到内疚就是一种罪。
事实上,这是唯一的罪。
我们谈论的地狱不是在另一个时空。我们就在我们内心。当我们感到内疚,而不去改变我们心态时,就处在地狱。
你所有的内疚,痛苦,都只是你在脑海中所创造的想像。
十年前你犯的错误,与七年前及三年前所犯的错误,都是独立而无关的事件。但是当你连接这些错误,你自然会开始制造罪恶感。你开始觉得自己像个罪人。
如果你犯了错,客观的观察看你为什么犯错,以及是如何犯下错误的。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它,科学的看待你的内疚机制。
光是觉察就能打开一扇新门,你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——因为一旦你真正看到了它,你找到了原因,它就会消失。
完全了解一件事,就能够摆脱它。
05 道德,来源于与内在合一
道德应该出于诚信,而不是出于内疚。
这里的"诚信"的对象是自己,即安住当下,处于一个坚实的人格,而不是许多相互冲突的人格。
一旦头脑介入,二元性也会介入。没有头脑产生的幻相,可以看到人生的实相。
只有在你强烈地意识到当下的时刻,你就可以达到内在合一,而不是分裂为两个三个或多重人格。
如果心灵处于当下,你就会自动的变得合一完整。只有当思想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摆动时,你才会变成分裂的人格。
06 觉察是通往道德的唯一途径
如果你在做每一件事时都非常觉察,那么你永远不会犯错。
当你处于觉察时,你有一个坚实的人格和道德;当你偏离觉察时,你会有多重性格和不道德。
觉察是通往道德的唯一途径。道德与觉察有关,而与任何其他社会规则无关。
觉察会让你在对的情况下自发的采取对的行动。但道德可能会导致你在对的情况下做错事,因为它没有正确的基础。它的基础不是建立于自己,它是由社会建立起来的。 所以你感觉不到它。
当你感觉不到连结时,你就无法自信的行动。 一旦你能与自己内在合一,你将以觉察为中心。 如果你意识是分散的,将不会有觉察力,你将只能依靠道德来指导你自己。
当你开始内化社会规范时,你就会在内在创造一个深深的伤口。你破坏了与生俱来的智慧。
据我所知,孩子们最初可以被给一套规则,让他们不会从觉察的路径中偏移。但很快的他们就必须要被教导对生活的了解,需要透过觉察来过生活而不是道德。
道德是意识的替代品。道德是社会的,意识是自然发自内在的。道德只是肤浅的一层,而觉察源自于你的存在。
我们所有的谦卑,我们的道德,或多或少是借口。我们之所以假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,是因为我们没有与内在合一。
我们自己不知道内在哪个人格是真实的,所以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游戏中。
如果我们与内在融为一体,我们每一个行为中都是真实的,并且自然的也是道德的。
—END—
南京艺林心理&南京金陵中学龙湖分校丨签署心理健康服务战略合作协议
2024-12-19
2024年12月13日,南京艺林心理中心与南京市六合区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宣布签署家
2023-06-09
近段时间,“纯爱战士”的词条占据了各大热榜,引发了网友大喊“真爱已死”的哀嚎,同
2023-06-29
时代在发展,人们对于谈恋爱的观点也越来越开放。但是不乏有很多人明明谈着恋爱,但是
2023-07-09
最近,我强烈感受到大众都越来越关注抑郁症和抑郁情绪:
#抑郁离你有多近#
#
2023-06-25
我们需要认识到同情疲劳并不是一个弱点,它也不一定能反映你的同理心水平。我们的身心
2023-06-17
村上春树说:人生下来就是残缺的。
大多数的我们,带着这份残缺进入亲密关系,
2021-07-27
抑郁症是心灵感冒,抑郁症和感冒确实有共同之处,但也有不同之处。不能因为“感冒是小
2021-09-11
2021-07-31
完成目标的目的就是成长和贡献,即使没有实现所定下的目标,只要全力以赴尝试过了,并
2021-07-17
失恋引起的抑郁、自我价值丧失感和强烈的攻击性破坏了人格的完整和心理的平衡,处理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