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艺林心理中心
9:00-18:00
025-85511119
发现孩子有这3种表现,就是「缺爱」了,请父母重视
来源: | 作者:孟欣悦 | 发布时间: 2021-07-31 | 66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父母给到孩子爱与陪伴,是孩子对抗困难的勇气,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。只有感受到被爱,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,足够的安全感做自己。请不要忽视孩子对爱的需求,请给予孩子爱与陪伴,让孩子健康且自信的成长。





孩子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需要一个过程,所以当ta害怕陌生人、陌生环境时,不要斥责,因为这都属于正常现象。


很多父母,依旧秉持着“穷养儿子,富养女儿”的教育理念。这种过于重视物质而忽略孩子心理需求的教育,往往过于片面。以至于父母会出现这样的疑问“倾其所有,为什么养不出一个优秀的孩子?”


其实,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有物质需求,更多的是精神需求。很多时候,缺乏爱的教育,再好的物质条件,也无法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内心。


作为父母,你有给到孩子“爱”的教育吗?赶紧自查一下,你家孩子有没有以下表现,有的话,表明已经开始“缺爱”了 。


容易依赖他人


也许是因为童年时期的经历,也许是因为自我认知的障碍,有很多人在处理人情世事上总是依赖别人,我们把这种性格称作“依赖型人格”,多数人给这类人贴上“不懂事”“不成熟”的标签,但“依赖”这件事比我们认知的更复杂。


导致这种性格的原因其中一大部分来自成长环境,导致自己喜欢依赖别人是因为早年时期“缺爱”。


缺爱长大的孩子,他们不是不成熟,而是成熟得太早,五六岁就懂得体谅大人的痛苦和难处,从小就很懂事,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是渴望被呵护的,长大后依旧喜欢付出,以此来换回爱,容易患得患失,没有安全感。


因为缺爱,所以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,这种心理会慢慢的演化成一种强烈的控制欲。她们总是希望能完全掌控身边的人和感情,把对方拴在身边,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会有一种安全感。然而,这种控制欲往往会导致感情的破裂,让她们再次受到伤害,受伤越多,控制欲越强,形成恶性循环。


缺乏自信


自信来自哪里,来自于鼓励、来自于认可、来自于合理积极地评价,自信的根源来自于从小建立的积极评价机制,可是对于从小缺少关爱的人,特别是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积极评价的人。比如有的家长教育理念就是批评、打击,从不鼓励孩子,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,就会变得自卑,很难自信的评价自己,去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
缺乏安全感


有一位朋友,她形容自己在感情里很“作”:凌晨两点让男友去便利店买零食,男友电话没接就连环夺命call,随时随地翻查男友手机,吵架的时候闹分手删掉对方所有联系方式……


她说自己也知道在感情里这样做“太过”,但是总也控制不住自己。她说,自己好像在用这些方式“测试”男友,测试男友是不是真的爱自己,会不会离开自己。如果男友通过了测试,她才会觉得安心一点。但是各种新的测试又会不断扔给男友,搞得对方很耗竭。


为什么我的这位朋友会在爱情中那么没有安全感?一边“作”,一边又渴望对方爱自己?


这可能要追溯到我们的依恋关系上了。我们现在与恋人建立的亲密关系,其实是我们小时候和母亲依恋关系的复制与延续。


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通过“陌生情境”的实验,发现了三类依恋关系类型。其中一类,他称为矛盾型依恋。这类依恋关系体现在:婴儿在母亲离开前会显得很警惕,而当母亲离开时,他们会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。


但是当母亲回来时,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,既想寻求母亲的接触,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。


与母亲之间并不愉快的重聚,既不能缓解矛盾他们的悲痛,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忧。即便当时母亲在场,他们好像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。


这类婴儿的母亲对孩子的情绪或生理需求并不敏感,她们的给予通常是无法预期或不规律的。母亲自身的不稳定和不敏感,也阻止了婴儿情绪稳定性的形成。


这类孩子在长大后情绪会变得不稳定,过度激活的情绪让他们感到在这一刻亲密是有希望的,而下一刻亲密关


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穷养富养不如爱养,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多贵的早教,而是陪伴和爱。”


父母给到孩子爱与陪伴,是孩子对抗困难的勇气,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。只有感受到被爱,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,足够的安全感做自己。请不要忽视孩子对爱的需求,请给予孩子爱与陪伴,让孩子健康且自信的成长。









热门文章